龍興寺大門
龍興寺,也叫“大龍興寺”,坐落于鳳陽縣城北鳳凰山日精峰南麓,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該寺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家的於皇寺,后改稱皇覺寺。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該寺被郭子興的起義軍焚毀,成為廢墟。
朱元璋十七歲時出家為僧,在於皇寺待了四年,還俗后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逐漸成為領袖,最終統(tǒng)一中國,建立了明朝。他始終沒有忘記於皇寺,希望把它重建起來,只是擔憂勞民傷財。罷建中都城拆除宮室后,有了材料,朱元璋就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召見原寺僧善祀,商議重建於皇寺的事宜。由于原來的寺址距離明皇陵較近,因此移到了現(xiàn)在的地址。寺成之后,朱元璋賜名“大龍興寺”,任命善祀為主持,用以紀念發(fā)祥之地,也借此表達衣錦還鄉(xiāng)之意。
正統(tǒng)五年(1440年),龍興寺被大火焚毀,天順三年(1459年),明英宗下令拆掉中都城中書省衙門500多間房屋,依原樣重建龍興寺,后來龍興寺又屢毀屢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寺院再次重建,并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延請金陵寶華寺寺僧攜雯出任主持。同治八年(1869年)募款修建了觀音堂、客堂、佛堂。光緒二年(1876年),捐修了三寶殿;光緒五年(1879年)又籌資添修了明太祖殿、禪堂、三寶殿券廊、東西廊房;光緒八年(1882年),在大殿后山腰蓋了正、側廳、鐘亭等。至此,規(guī)模雖遠非昔比,卻也巍然壯觀。
明太祖殿
清末民初,戰(zhàn)火頻仍,加上年久失修,龍興寺破舊不堪。康有為到寺游覽,感慨不已,曾作《題朱元璋畫像》詩:“壞寺頹垣照夕陽,銅鍋石碣甚荒涼。龍顏龍準開皇業(yè),終盡僧房劫可傷。”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1959年撥款修繕龍興寺,基本保持了光緒年間的規(guī)模。“文革”期間,龍興寺遭遇劫難,觀音像、佛像遭到破壞,朱元璋畫像、鑄像及眾多題刻、碑刻、字畫散落丟失,主體建筑被其他單位改建,面目全非。
1981年9月8日,龍興寺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6月,鳳陽縣政府決定,將龍興寺交還給宗教部門和僧人管理,并籌資予以修繕。到1996年年底,先后復建了明太祖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地藏王殿、藏經(jīng)樓、念佛堂、禪堂、寮房等200多間建筑,建筑面積達6910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筑大雄寶殿面闊31米,進深22米,高21米,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堪稱安徽寺廟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