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銅鎏金佛像·滁州市博物館館藏
這座佛像的名字叫銅鎏金佛像,身高17cm,體重0.89kg,鑄造于清代,青銅身體,表面鍍金,頭飾螺髻,面部豐滿圓潤,眉彎鼻直,雙目閉合,唇帶微笑,面貌慈祥,雙耳垂肩,外著袒胸長袍,內穿僧衣,雙手作法印,佛像造型美觀,神情自若,衣紋流暢,衣著得體,在同類佛像中屬于精品。
學術界把這種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佛造像,稱為“銅鎏金佛像”。這類佛像主要出現在宮廷和寺供禮佛使用。銅鎏金佛像的歷史悠久,初現于兩漢,盛行于隋唐,延續(xù)至明清乃至民國。即便是現代的港臺地區(qū),仍有很多地方供奉這種佛像。
清 銅鎏金佛像·滁州市博物館館藏
佛教主張“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因緣暫時聚合而成的,不存在實在不變的本體。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佛像產生和流傳呢?
一方面,佛教認為造像可以使人興起見賢思齊之心,令人生起仰慕效法之思,故而并不否定佛像的存在。另一方面,佛教認為世人大多沒有足夠的智慧,不能單憑高深偉大的佛法來啟悟眾生。佛教為了普渡眾生,向俗眾說法,于是借用塑像繪畫等大眾喜歡的藝術形式,進行傳教,佛像便應運而生了。
銅鎏金佛像的制造技藝非常復雜,先要利用水銀加黃金,使其熔化,并涂抹至銅佛像表面,再經過高溫還原,水銀蒸發(fā)后得出帶金質的佛像。中國古代佛像多數為石雕石刻,像這樣的鎏金佛像較為罕見,特別是明清時代的銅鎏金佛像,因為制作工藝精湛且出土數量少,在古玩拍賣市場上“備受青睞”。
清 銅鎏金佛像·滁州市博物館館藏
作為佛教的器物,佛像不僅具有宗教意義,還能集中反映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信息,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同時歷朝歷代的銅鑾金佛像又有各自不同的造型、工藝特點和鮮明的時代特征,這對于研究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