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jīng)略唐宋①
經(jīng)歷了兩晉南北朝的爭戰(zhàn),到隋唐時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定型。隋開皇三年(583年)始稱滁州。隋唐以后數(shù)百年間,滁州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與遭受破壞交替出現(xiàn),但文化繁榮成為這一時期最大的亮點,唐代名宦李幼卿、韋應(yīng)物、李紳、李德裕等先后任滁州刺史,留下了一系列文物、古跡,詩詞和史話。
☆滁壕分領(lǐng)
大定元年(581年),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即隋文帝,建立隋朝。
隋代以來,滁州境域為滁州、濠州分領(lǐng)。唐宋時滁州領(lǐng)清流、全椒、來安三縣,屬長江流域。濠州領(lǐng)鐘離、定遠、招信,屬淮河流域。而今天長市為唐朝始設(shè),屬揚州管轄。
隋開皇九年(589年)正式設(shè)立滁州建置,州治在今滁州市區(qū),隸屬揚州江都郡。自隋初始置滁州至今近1400多年,滁州建置雖代有變遷,興廢交替,但滁州之名少有更改,轄境相當今市區(qū)和來安、全椒兩縣。
滁州城池格局形成于唐初。唐武德初年開始建子城和月城,永徽年間(650~655年)擴建。北宋歐陽修知滁州時再次擴建,南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年)筑成土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命郭景祥修筑滁州城池。
☆唐玄宗置天長縣
天長市古稱“千秋縣”,唐天寶元年(472年)時劃分江都、六合、高郵三縣地置千秋縣,后改稱天長縣,屬淮南道揚州。
唐玄宗登基后,百寮表請以其生日為“千秋節(jié)”。玄宗割江都、六合、高郵三縣之地置千秋縣,與“千秋節(jié)”呼應(yīng)。天寶七年“千秋節(jié)”,皇都大同殿柱子上生出靈芝,并有“神光照殿”,宮中“興慶池”也有祥云繚繞,百官上奏,要求皇上順應(yīng)天道,將“千秋節(jié)”改為“天長節(jié)”,讓大唐江山天長地久。玄宗大悅準奏,“千秋縣”隨之易為“天長縣”。
☆來安建縣
南唐中興元年(958年),以縣東南的一條來安水(即今來水)為名,改永陽縣為來安縣,縣治在今于北雙塘鄉(xiāng)瓦崗村。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遷縣治于今縣城。
“徐知誥滅吳稱帝都金陵,號南唐,傳子景,始改永陽縣為來安。”——道光《來安縣志》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