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是我國最古老的陶制炊煮器具之一。有學者把中國古代文化稱為“鼎鬲文化”,新石器時代東亞大陸普遍使用的三足炊器,即實足的鼎、空足的鬲。鼎、鬲都是有中國特色的器物,其中鬲又為中國獨有,具有鮮明的本土特色。
早期鬲為陶制,后出現(xiàn)了仿陶鬲的青銅鬲,陶鬲主要用來烹煮食物,青銅鬲在產生之初也以烹煮食物為主要功能,從西周中期開始進入禮器系統(tǒng),之后青銅鬲便逐漸擺脫了作為炊器本身的功能,實用價值越來越小,完成了從炊器到禮器的轉變。
滁州市博物館館藏的這件周代的竊曲紋鬲,整體器型樸拙端正,保存完好,略有銹蝕。其口徑25.2厘米,腹圍85.3厘米,高25.5厘米,敞口,折沿,束頸,鼓腹,腹下分襠,三袋足,肩部飾有兩道弦紋,弦紋間飾竊曲紋。肩部裝飾的竊曲紋整體扁長,似橫置的“S”形,上下部分的紋路都呈彎曲形態(tài),線條曲折回旋,賦予了整件器物靈動神秘的氣質,成帶狀的連續(xù)反復還產生了一種秩序感和韻律感。
竊曲紋鬲·滁州市博物館館藏
紋飾是青銅器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觀察其時代風格、工藝特點和審美意趣的重要側面。竊曲紋,其名稱來自《呂氏春秋》:“周鼎有竊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竊曲紋自西周中期開始出現(xiàn),是西周中晚期青銅器的主要流行紋飾之一,其主要呈現(xiàn)為S形和C形,一般認為是由動物紋飾演化而來,至于演化成竊曲紋的動物紋樣則有多種看法,有學者認為主要取形于龍紋、饕餮紋,有學者認為變化自鳥紋和象鼻龍紋等。
竊曲紋紋樣
在商周的神話與美術中,動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宗教上與儀式上的意義。在我們的先民看來,神奇的動物具有神性與神力,因而在藝術裝飾上,多喜歡使用諸如饕餮、龍、鳳及其變形的各類紋飾。竊曲紋是多種動物紋飾的復合體,且整個紋飾已經向線條演化,更為簡潔和抽象,因而曾被廣泛運用。
竊曲紋鼎·滁州市博物館館藏
竊曲紋用于裝飾有著極強的適應性,不僅可以被施加于各種不同的器物上,還可根據(jù)器物表面的不同弧度、長度等條件進行合理的調整,以達到美觀的效果。竊曲紋是淮河流域周代青銅器上的主流紋飾,依據(jù)青銅器本身的器形形體走向,一般裝飾在器物的口沿處、蓋沿處,以及頸部、肩部等,滁州市博物館館藏的竊曲紋紋樣的青銅器便具有典型的時代風格,整體上穩(wěn)重厚實又不失活潑靈動。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