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秋戰(zhàn)國亂紛紛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奴隸制向封建制急劇轉(zhuǎn)變,諸侯興起。江淮地區(qū)是吳楚勢力分據(jù)之地,滁州地區(qū)大部分屬鐘離國境域,處于兩國之間,其地先后歸屬吳、越、楚。
☆古國鐘離
古鐘離國在今鳳陽臨淮關(guān)附近,一般認為是西周時由伯益后代受封建立,國君為嬴姓。由于這里地處吳楚之間,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直是吳、楚爭霸江淮的重點爭奪對象,最終在大國兼并戰(zhàn)爭中被滅。今鳳陽和蚌埠一帶發(fā)現(xiàn)的鐘離古城及三處高等級貴族墓葬為解開鐘離之謎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滁州
☆紛亂之地
因為鐘離是淮河中下游地區(qū)的重要關(guān)隘,吳國與齊、魯欲南北合縱,以抗楚國,多會于鐘離。
公元前576年,晉率齊、魯、宋、衛(wèi)、鄭、邾等國與吳人會于鐘離,共謀抗楚之策。
前559年,楚國令尹子囊率舟師沿滁河進攻吳國的棠(今江蘇六合),當(dāng)回撤到“皋舟之隘”(今南譙區(qū)汪郢與全椒縣陳淺之間)時,被埋伏的吳人大敗。
前538年,楚攻占鐘離,鐘離成為楚邑。
前518年,吳、鐘離邊邑兒童爭桑,致兩家互攻,互有死傷,吳王發(fā)兵攻楚,鐘離城被吳王奪去。越王勾踐滅吳后,鐘離城屬越。
前332年,楚滅越,鐘離城又歸楚。
前223年,楚國被秦所滅,鐘離納入秦帝國的版圖。楚國人不忘故國,將所居村落改用國都“郢”的稱謂。
☆古椒國的傳說
椒國相傳為顓頊帝的子孫曾建立,顓頊帝高陽氏是黃帝之孫,為“五帝”之一。國都在滁州全椒縣襄河鎮(zhèn)椒陵山(又名覆釜山),這也是全椒得名的原因,椒指的是“山巔”之意。
春秋時椒國被楚所滅。楚靈王時分封給大夫伍舉作采邑,稱為椒邑。吳勝楚后,椒邑屬吳。勾踐滅吳后,椒邑屬越。楚敗越后,椒邑重新屬于楚國,直到被秦國統(tǒng)一。
時期 |
朝代 |
名稱 |
時間 |
先秦 時期 |
東周 |
吳國 椒邑 |
前518年-前473年 |
越國 椒邑 |
前473年-前306年 |
||
楚國 椒邑 |
前306年-前223年 |
☆濠梁之辯
濠上圖
莊子與惠子在濠梁(今鳳陽濠水一帶)游玩,見白鰷魚出游從容,展開了一場魚樂之辯。著名的“濠梁觀魚”的典故即來自于此。
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秋水篇》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