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三字經(jīng)》中的這句話講的是一個著名的典故——五子登科。《宋史·竇儀傳》中記載,竇禹鈞教子有方,兒子們也勤勉飽讀,五個兒子竇儀、竇儼等相繼及第。科舉時代考上進士叫登科,一家五個兒子都得中進士,就叫“五子登科”。“五子登科”是中國傳統(tǒng)的祝頌詞,后又演化為“教五子”、“五子奪魁”、“五子高升”等意義相近的吉語。
“五子登科”吉語在明清時期的應用尤為普遍,在各類工藝品如陶瓷、織物、年畫中均有所見,也常作為銘文被鐫刻在銅鏡上,滁州市博物館館藏的這件五子登科鏡便頗為典型。
明 五子登科鏡·滁州市博物館館藏
此鏡為圓形,直徑16厘米,緣厚0.7厘米,圓鈕,鈕外飾一周瑞獸紋,其外四周各置一方框,框內銘“五子登科”四字,間飾有展翅飛翔的鴻雁圖案,外置一圈凸棱。
明清時期科舉繁盛,科舉考試是當時士民階層走上仕途的重要途徑,五子登科吉語的盛傳正與當時的政治思想與社會心理密切相關。朱元璋詔曰“使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與官”,故有明一代“非進士不入翰林”,而“通計明一代宰輔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及至清代,其沿明制,科舉益盛。這使得當時的讀書人埋首于四書五經(jīng)和八股時文之中,希冀能夠一舉成名,從而躋身官場,功成名就。子孫前途歷來為人們所重,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五子登科吉語寄托了人們金榜題名的理想,又可作為仕宦道路上的鞭策,因而得以廣為流傳。
五子登科鏡中還常飾有展翅飛翔的鴻雁和曳車送子的麒麟等圖案,高飛的鴻雁羽翼豐滿,正在振翅翱翔,表達著人們對子孫后代前途廣大的美好祈愿。關于鴻雁還有著“雁塔題名”的典故,雁塔即大雁塔,在陜西西安的慈恩寺中,為唐玄奘所建,唐代新科進士在曲江宴后,會前往慈恩寺大雁塔內題名,雁塔題名即成為舊時考中進士的代稱。“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在進士中第后揮毫寫下此句,意思是在所有中進士的十七人中自己是最年輕的,其喜悅和得意之情躍然紙上。
科舉制度隨著時代發(fā)展而消亡了,但五子登科吉語卻流傳了下來,且演化出了新的含義。例如在足球比賽中,一名球員在一場比賽中進了五個球就被叫作五子登科,一般來說能夠進三球就已經(jīng)很困難了,五子登科是多年難得一遇的,如此看來,這句吉語的活化運用頗有趣味且貼切。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