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在滁州留下很多歷史遺跡,本文探討的僅是端命殿建在滁州的原因、年代、作用以及殿址的位置等問題。
端命殿建在滁州的原因
端命殿的端是開端、發(fā)端的意思,命是順應天命。宋朝王铚在其所著的《默記》中說:“其后仁宗時,所建原廟于滁,而殿曰端命者,太祖歷試于周,功業(yè)自此而成,王業(yè)自此而始,故號端命。”這樣一個與趙匡胤功業(yè)有關(guān)的殿宇為什么會建在滁州呢?
后周顯德三年(956年),趙匡胤任殿前都虞侯,隨后周世宗柴榮攻打南唐,在滁州城西北二十五里的清流關(guān)與南唐守軍進行激戰(zhàn),乘夜色“浮西澗水”直抵城下,生擒守將江州節(jié)度使皇甫暉、常州團練使姚鳳。這是趙匡胤最為輝煌的一次戰(zhàn)功,也是后人最為稱道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關(guān)于這次戰(zhàn)斗,諸多史料都有記載,其中最生動和詳細的當推宋代王铚《默記》卷上記載:“李景(璟)……聞世宗親至淮上,而滁州其控扼,且援壽州,命大將皇甫暉、監(jiān)軍姚鳳提兵十萬扼其地。太祖以周軍數(shù)千與暉遇于清流關(guān)隘路,周師大敗。暉整全師入憩滁州城下,令翼日再出。太祖兵再聚于關(guān)下,且虞暉兵再至,問諸村人,云有鎮(zhèn)州趙學究在村中教學,……太祖微服往訪之。……學究曰:我有奇計,所謂‘因敗為勝,轉(zhuǎn)禍為福’者。今關(guān)下有徑路,人無行者,雖暉軍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方阻西澗水大漲之時,彼必謂我既敗之后,無敢躡其后者。誠能由山背小路率眾浮西澗水至城下,斬關(guān)而入,彼方戰(zhàn)勝而驕,解甲休眾,必不為備,可以得志。所謂‘兵貴神速,出其不意’。若彼來日整軍而出,不可為矣。太祖大喜,且命學究指其路。學究亦不辭,而遣人前導。即下令誓師,夜出小路亟行。三軍跨馬浮西澗以迫城,暉果不為備,奪門以入。既入,暉始聞之,旋率親兵擐甲與太祖巷戰(zhàn),三縱而三擒之。既主帥被擒,城中咸謂周師大兵且至。城中大亂,自相蹂踐,死亡不計其數(shù),遂下滁州。”關(guān)于這次戰(zhàn)斗,《舊五代史》、《宋史》、《資治通鑒》、《豐樂亭記》記載的情節(jié)大同小異,唯唐軍的人數(shù)有不同。《舊五代史》記載:“壬申,今上奏,破淮賊萬五千人于清流山,乘勝攻下滁州,擒偽命江州節(jié)度使、充行營應援使皇甫暉,常州團練使、充應援都監(jiān)姚鳳以獻”。《宋史·本紀太祖趙匡胤》記載:“三年春從征淮南。南唐節(jié)度皇甫暉、姚鳳眾號十五萬,塞清流關(guān),擊走之。”歐陽修《豐樂亭記》也說:“ 滁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璟)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最早的記錄是“萬五千人”,繼而演變成“提兵十萬”,后來竟是“十五萬”。筆者認為《舊五代史》載1.5萬人比較真實可信。一般來說,最早的史料記載應該是比較真實的,而且《舊五代史》是由宋太祖詔令編纂、薛居正主持的官修史書。薛居正主持修后周史的時候,對于當朝皇帝的事跡不會不注重真實,所以,《舊五代史》的記載應該是準確可靠的。后人為彰顯開國皇帝的武功戰(zhàn)績而將敵軍數(shù)字擴大也是有可能的。
趙匡胤滁州清流關(guān)之戰(zhàn),阻斷了南唐對北方壽州的援助,后周很快攻下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南唐中主李璟割地稱臣。后人評價說:“蓋淮南無山,惟滁州邊淮,有高山大川,江、淮相近處,為淮南屏蔽,去金陵才一水隔耳。既失滁州,不惟中斷壽州援,則淮南盡為平地。自是遂盡得淮南,無復障塞。世宗乘滁州破竹之勢,盡收淮南,李景(璟)割地稱臣者,由太祖先擒皇甫暉,首得滁州阻固之地故也。”(《默記》) 滁州清流關(guān)之戰(zhàn)也使趙匡胤在后周軍中威信大增,為其后來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奠定了基礎。而滁州也就成為宋太祖的發(fā)端之地,大宋朝的祥瑞之地。宋仁宗曾對輔臣說:“朕覽自古帝王,凡起義及立功之地皆崇建浮圖,以旌示后人。如唐太宗之詔是也。恭惟太祖擒皇甫暉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太宗取劉繼元于并州,是太平之統(tǒng)也。真宗歸契丹于澶州,是偃武之信也。功業(yè)若此,而神御缺然,是朕不能顯揚祖宗之盛美也。今于三州因其舊寺,建殿以奉安神御,滁州曰端命,并州(后升為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曰統(tǒng)平,澶州(后升為開德府,今河南省濮陽市)曰信武。”(《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宋李攸撰《宋朝事實》卷一) 所以,端命殿建在滁州的原因是仁宗皇帝為了彰顯祖宗的美德,旌示后人。
端命殿的建造時間及紀念活動
宋仁宗皇祐五年,王靖(東晉開國丞相王導的二十四代孫)來到滁州任知州(見中華書局2008年版《瑯琊王氏文化志》)。王靖上書朝廷,奏請在滁州建立太祖紀念建筑。朝廷允請在滁城天慶觀(一說大慶寺)西部建立了端命殿。
關(guān)于端命殿在滁州建造的時間,史料有很多記載:
《宋史·本紀·仁宗趙禎》載:“(皇祐五年)三月癸亥,遣使奉安太祖御容于滁州,太宗御容于并州,真宗御容于澶州”。《宋史·卷一百九·志第六十二》也記載:“皇祐中,以滁州通判王靖請,滁、并、澶三州建殿奉神御,乃宣諭曰:‘太祖擒皇甫暉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大(天)慶寺殿名曰端命,以奉太祖。’”
南宋王明清《揮麈錄》記載:“明清昨仕彼郡,考之《圖經(jīng)》云‘皇祐五年十月,因通判州事王靖建言,始創(chuàng)端命殿宇于天慶觀之西,奉安太祖御容。’”
興建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紀念建筑,在宋初應是一件大事,故此宋史作了兩處記載。《揮麈錄》的作者王明清(1127─1202年)是汝陰(今安徽阜陽)人,出生于世代書香之家,是宋初著名學者王昭素的后裔。其祖父王萃(字樂道)是歐陽修的學生。其父就是上面提到的《默記》作者王铚,母親是“北宋宰相曾布的孫女”。曾布的哥哥曾鞏在歐陽修知滁時曾來滁州,并作有《醒心亭記》,弟弟曾肇曾于紹圣二年(1095年)任滁州知州,因而王氏家族對滁州不陌生。后世對王铚和王明清父子的著作評價較高,“可補正史之不足”。王明清于南宋“淳熙中(1174 — 1189年)為滁州來安令。”(《揮麈錄》附錄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其時來安縣歸滁州管轄。王所考證的《圖經(jīng)》是宋代滁州的一本志書(《皖志史稿》),因此,端命殿于皇祐五年(1053年)所建應該是準確的。至于《宋史》說是三月,《圖經(jīng)》說是十月,之間差了七個月,筆者推測《宋史》所記的是批準新建端命殿的時間,《圖經(jīng)》所載的是端命殿建成的時間,因端命殿是“因其舊寺”,在天慶觀內(nèi)建筑,故而不需要大動干戈,只是建造一個祭祀大殿即可,有七個月的時間可以建成。
端命殿建成以后,除了供奉太祖趙匡胤的御容畫像以外,還把趙匡胤在滁州賜給部下王嵒的書帖,刻在端命殿內(nèi)的墻壁上。其內(nèi)容是:“淮南道營左廂排陣使帖王嵒,防虞寨將闕,合差補王嵒充寨將勾當者。右具如前事。須帖補王嵒,準此指揮勾當者 。顯德四年十二月三十日帖。使、檢校太尉趙押。”
南宋乾道八年十一月十日,滁州知州辛棄疾曾經(jīng)見過這個帖子,并命幕僚周孚于乾道八年十一月十日代其寫下跋文:“臣守滁之十月,全椒縣僧智淳以王嵓帖來獻,且言向嘗刻石天慶觀中,臣召道士王中勤問之,信然。臣又詢諸州人,得嵓之六世孫進士王大亨,言嵓晉陽人,柴周之攻淮南,嵓適隸太祖皇帝麾下,顯德四年太祖皇帝攻楚泗,嵓實被命來此。帖本藏其家,政和八年始取歸禁中,后以石本賜天慶觀,乃刻而龕之端命殿之壁。……嵓行事雖不可考,然以其時儕輩推之,蓋亦以材選者。臣懼其湮沒,故備載于下方,且使嵓得托以不朽云。”(原文載周孚《蠹齋鉛刀編·卷三十》)
由此可知, 王嵒是當年跟隨趙匡胤征戰(zhàn)的將領,此帖是趙匡胤于后周世宗顯德四年(957年)寫給王嵒的一紙任命書。此帖本來收藏在王嵒的后代手中,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由朝廷收歸宮中保管。并把復制品賜給天慶觀,于是刻在端命殿的墻壁上以作紀念。
端命殿的紀念活動主要是祭祀趙匡胤,“初以兵馬都監(jiān)一員兼管,至元豐六年,專差內(nèi)侍一名管勾香火。每月朔望,州官朝拜,知州事酌獻。歲朝、寒食、冬旦至節(jié),詔遣內(nèi)侍酌獻。”(《揮麈錄》)朝廷對祭祀活動非常重視,剛建成時派兵馬都監(jiān)官員一名監(jiān)管,到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加派官員專人管理。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滁州的官員們都要前來供奉祭拜。每至春節(jié)、清明、冬至等時節(jié),朝廷還會派官員前來供奉祭拜。我們從元豐元年滁州通判韋驤寫的《和天慶觀醮宿》詩:“璧月團團徹曉明,琳宮深邃寂無聲。傳聞此夜曾齋宿,讀著新詩骨也清。”(《錢塘集·卷四》)不難看出當時滁州天慶觀的祭祀還是正常而謹肅的。
端命殿紀念活動的結(jié)束及破敗
建炎三年(1129年),趙構(gòu)在建康(今南京市)建都,南宋建立。時金國在淮河以北屯駐重兵,滁州已成為面臨敵鋒的前線。故此,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庚午(二十四日)高宗趙構(gòu)“移滁州端命殿太祖皇帝畫像于建康府天寧萬壽觀。”(李心傳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至此,滁州的端命殿結(jié)束了它的使命。
其后,滁州連續(xù)遭受戰(zhàn)火的摧殘。光緒《滁州志》載:“建炎三年,盜李成陷滁州,殺安撫向子伋,縱火大掠,民受殲。時金兀術(shù)分兵由滁和渡江,與成合。成尋引兵至淮西。”“四年十月,王善余黨祝友為亂,屯滁州龔家城。”(南唐為抵御后周,在三國涂塘繼續(xù)筑堰堵塞滁河,稱瓦梁堰,堰成,滁河水位提升,清流縣沿滁河居民筑城捍水,留下3座土城:塘堆[惟]城、龔家城、蔣家城,當在今烏衣鎮(zhèn)境內(nèi)) “紹興四年(1134年)冬十月,金人犯滁州,十一月,滁州陷。”“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亮南侵,屯重兵滁河,造三閘儲水,深數(shù)尺。秋九月,金將蕭琦陷滁州,守臣陸廉棄城走。”“隆興二年(1164年)十一月,金人陷滁州。”由以上記載可知,滁州屢次遭劫,建筑物受損嚴重。因此,當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 ─1189年)王明清來到滁州做來安縣令的時候,看到的端命殿已是“今焉洊罹兵革,殿宇焚蕩之久,茂草荊棘,無片瓦尺椽存在。”王明清對此感到難過,他“還朝上言,以謂太祖皇帝歷試于周,應天順人,啟運立極,功業(yè)自此而成,王基自此而創(chuàng),故號端命,誠我宋之咸、鎬、豐、沛,命名之意可見。”他向朝廷提議“乞再建殿宇,以永崇奉。”后來,“得旨下禮部討論,而有司以謂增置兵衛(wèi),重有浮費,遂寢所陳。”當時,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當然不會在烽火連天的滁州重建端命殿了。王明清曾親自到當年太祖皇帝入城的地方“恭覩”太祖的偉績。他氣憤地說:“如是,則端命之殿其可置而不問耶!”
端命殿的遺址何在
端命殿是“因其舊寺”,建在天慶觀內(nèi)西部。那么天慶觀又在滁城何處呢?我們可以從下面的史料中找到歷史的痕跡。明萬歷李之茂等纂修《滁陽志》記載:“天慶觀在城內(nèi)沙河(今內(nèi)城河)岸東。宋祥符間建,遭建炎兵燼。僅存法堂。紹興后遞相修治。國朝洪武初,撤之。滁陽王廟即其舊址。”民國杭海著《滁縣鄉(xiāng)土志》記載:“滁陽王廟在城內(nèi)廣惠橋(今西橋)即鼓樓保之西橋東高阜上,祀明初郭子興廟,久廢。康熙中改建關(guān)帝廟,康熙十九年州守趙清禎即其遺址改建云。門內(nèi)東隅有洪武敕撰之滁陽王廟碑,洪武十六年撰,建亭護之,今尚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王賜魁《滁州續(xù)志·卷一·古跡》記載:“關(guān)帝廟,建州治西儀門外,明萬歷末年,郡守孫森改建于西橋之左,歲久支離,康熙十九年冬,郡守趙清禎涖任,奉神唯謹。謀之紳粭父老,擇地改遷。眾稱滁陽王廟廢址地處最高,周環(huán)碧障,為滁大觀,合宜遷建,以妥圣靈。于是捐俸為闔郡首倡,鳩丁徑始,榱桷瓦片俱為撤病易新,閱四載告成功焉。”1998版《滁州市志》第二十七章“教育”中有重點小學簡介:“滁州師范附屬小學簡稱附小,初名滁州初等小學堂,始創(chuàng)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校址跨清流街兩邊,有天橋相連,西為關(guān)岳廟,東為龍興寺院。民國四年(1915年)更名滁縣縣立女子高等小學校。后又更名為滁縣縣立關(guān)岳廟小學校。1952年改名為滁縣師范附屬小學。”
“宋祥符年間”為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天慶觀就在這九年中的某一年中建成。宋皇祐五年(1053年),仁宗將端命殿建在天慶觀內(nèi)。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移端命殿太祖御容至建康(今南京)。后來,滁州屢經(jīng)戰(zhàn)火,端命殿成為廢墟。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天慶觀舊址建滁陽王廟,祭祀馬娘娘的義父滁陽王郭子興。清代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滁陽王廟改建為關(guān)帝廟。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年改建為小學校至今。
根據(jù)以上的記載,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端命殿的遺址就在老城區(qū)西橋的東面,原滁州師范附屬小學(今滁州市第一小學)的西校區(qū)。
筆者1965年小學畢業(yè)考初中的考場在一附小,依稀還記得校園的東隅有一個大烏龜(赑屃)馱著很高的石碑,那石碑就是滁陽王廟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