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云觀滁博會開啟一個新的系列——破解鬲的密碼。下圖展示的就是滁州博物館館藏的周代青銅竊曲紋鬲。口徑17.7厘米,腹圍56.8厘米,高17厘米。
“鬲”,這個字讀作“li(四聲)”,是上古時代的一種炊具,曾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兩三千年,鬲對于我國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有著重要意義,以其為主要標志的鬲文化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鬲的歷史起源
鬲最早出現(xiàn)在距今約四千八百多年前,那時的鬲是陶器。在五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掌握了制陶技術(shù)后,先制造出了小口、突腹、偏上有雙耳的尖底陶瓶,用來取水,但它不能煮水,也無法放置平穩(wěn),于是人們便將三個尖底瓶捏在一起制成了鬲。
(甘肅博物館館藏辛店文化遺址出土的陶鬲)
鬲的三個腹足站立很穩(wěn),里面可以貯水,底下架上干柴可以煮水,非常實用,所以就逐漸代替了原來的尖底瓶,成為先民們?nèi)粘I钪械谋匦杵骶摺?/span>
二、鬲的發(fā)展演變
1、鬲的陶器時代
陶鬲出現(xiàn)在新石器時代。當時陶鬲的制造工藝主要包括原料選擇、加工與成形、裝飾、燒成等幾個步驟。陶鬲所用的原料陶土是經(jīng)過一定選擇和簡單加工的紅土、沉積土、黑土等。為了增強陶鬲的耐熱急變性能,以免在加熱過程中發(fā)生裂變,先民們還在陶土中加入沙粒、稻草末、稻殼、蚌殼之類的東西。
(陜西神木石峁遺址出土的陶鬲)
這一時期,陶鬲主要是手制成形。手制的方法可以分為三種:一是捏塑法,一般小型陶器多用此法成形,因此壁上常常留有指紋,器型也不太規(guī)整;二是泥條盤筑法,先將塊泥制成泥條,然后圈起來,一層層疊上去,并將里外抹平,制成器形。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現(xiàn)了更為先進的輪制法,即在盤筑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一種制陶機制,借助于“陶車”對陶坯進行修壁,做圓周遠動。將陶坯置于工作臺面的中心,推動臺面旋轉(zhuǎn),便可以用手或工具對器形進行修整。
為了增加陶鬲的美觀,在未燒之前,對表面進行修飾加工,如器表磨光,加飾陶衣,再就是加上紋飾。陶器表面的紋飾不僅有加固陶坯和增添美觀的效果,而且不同種類的紋飾往往成為某一文化的特征。制作紋飾的方法一般包括壓印、拍印、刻劃、彩繪、附加堆紋。
(齊家文化遺址出土彩繪陶鬲)